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
2023 06 39-42+47
社交媒体新闻信息延展传播功能探析
基金项目(Foundation):
邮箱(Email):
DOI: 10.19544/j.cnki.bmyj.2023.0119
中文作者单位: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融媒体中心;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

摘要(Abstract):

在“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的进程中,社交媒体在新闻信息延展传播方面的功能容易被忽视。社交媒体既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重要载体,也是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全新平台。在社交媒体中,人们既可以获得来自专业媒体的新闻,也能够了解到由自媒体提供的大量信息。那些即使平常不怎么关注新闻的网络用户,在刷屏时也会有意无意地接触到大量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社会等方面的报道。本文认为,社交媒体平台有利于新闻信息的圈层化传播,方便快捷的传受关系可以提高新闻信息的到达率,实时互动的交流分享能够增强新闻信息的关注度。

关键词(KeyWords): 社交媒体;新闻信息;圈层传播;分享交流;平台延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25日。

(2)谭天:《媒体的界定以及存在形态》,《编辑之友》2023年第6期,第21-26页。

(3)张雷、蔡沛言:《通时达变:主流媒体由宏入微推进社交化传播创新》,《电视研究》2023年第3期,第29-33+38页。

(4)靖鸣、杨晓霞、冯馨瑶、周清清:《网络意见领袖及其表达》,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第48页。

(5)12禹卫华:《社交媒体舆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第25-26页。

(6)朱兴革:《基于强关系弱关系理论的兴趣类微信群用户参与行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20年。

(7)刘明洋、李薇薇:《社会集合、过渡媒介与文化形态——关于传播圈层的三个认知》,《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年第11期,第148-153页。

(8)赵洁:《社交媒体“个体传播逻辑”与国家形象塑造间的张力》,《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年第3期,第84-92页。

(9)王辰瑶:《“讲好故事”——新闻形式的有限创新》,《传媒观察》2023年第5期,第63-70页。

(10)孙愈中、陈园:《对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功能的辩证分析》,《新闻论坛》2019年第2期,第35-38页。

11﹝美﹞埃弗里特·E.丹尼斯、梅尔文·L.德弗勒:《数字时代的媒介:连接传播、社会和文化》,傅玉辉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13页。

13邹欣:《“意义共同体”建构:社交平台中主流媒体新闻从业者生产行为模式研究》,《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年第3期,第1-8页。

基本信息:

DOI:10.19544/j.cnki.bmyj.2023.0119

中图分类号:G206

引用信息:

[1]刘兰英,孙愈中.社交媒体新闻信息延展传播功能探析[J].北方传媒研究,2023(06):39-42+47.DOI:10.19544/j.cnki.bmyj.2023.0119.

基金信息: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